为什么现在企业不做官网就亏大了?
说实话,早些年我还觉得做个企业网站纯粹是为了面子上过得去。直到前两个月帮朋友打理他的小工作室,才发现这玩意儿早就不是"有总比没有强"的存在了。你想啊,现在谁要找个靠谱服务商不是先掏出手机搜一波?连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爷都整了个微信小程序接单呢!
你根本不知道客户在哪儿找你
记得去年有个挺有意思的案例。某家做定制家具的作坊老板死活不肯做网站,觉得靠老客户介绍就够了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他家90后设计师偷偷用企业邮箱注册了素材网站,客户顺着邮箱后缀摸到官网才发现——压根打不开!后来单子差点黄了,老板这才急吼吼地到处找人建站。
这事儿特别典型。现在消费者的信息获取习惯完全变了,他们可能从短视频、行业论坛、甚至外卖平台的商家相册跳转到官网。试想下,当潜在客户带着购买意向点开你的链接,迎面却是个404页面,这跟把财神爷往门外赶有什么区别?
官网就是你的数字门脸
前些天去参加行业交流会,发现个有趣现象。那些张口闭口"数字化转型"的企业代表,手机里存的供应商网址十个有八个看着像二十年前的产物。有的首页轮播图还在用XP系统的默认壁纸,有的在线咨询按钮点开直接跳转到老板个人QQ...说真的,这种网站还不如不做。
一个合格的官网应该像个24小时营业的展厅: - 加载速度得比海底捞服务员跑得还快(3秒打不开基本就凉了) - 产品展示要像商场橱窗一样抓眼球 - 联系入口得像便利店收银台那么显眼
最要命的是有些企业把官网当电子版宣传册做,关键信息藏得比考公资料还深。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找联系方式要点五层菜单,最后出现在眼前的是张扫描模糊的名片截图...
花小钱办大事的秘诀
可能有人要说了:建站动不动大几万,小本生意伤不起啊。其实现在建站成本早降下来了,关键要搞清楚轻重缓急。我有三点实用建议:
第一,初期真不用追求炫酷特效。见过太多企业花大价钱做3D展厅,结果客户最常看的就产品参数和价目表。把基础信息整明白比啥都强。
第二,移动端适配必须重视。去年帮餐饮店做诊断时发现,他家80%流量来自手机端,但官网在苹果机上显示全是错位的——这不相当于把顾客堵在门口不让进吗?
第三,后台管理要傻瓜式。很多建站公司吹得天花乱坠,结果更新张产品图还得找技术员。现在成熟的CMS系统让文员都能轻松维护,这点钱不能省。
别让官网成了电子坟墓
最可惜的是那些花重金建站后就不管不顾的企业。上周调研时随机点了20家本地企业的官网,有6家"最新动态"还停留在2018年,3家促销信息过期半年没撤,还有1家电话号码居然已经是空号...
这就好比租了个黄金铺面却常年关门,白白浪费租金不说,路过的顾客还以为你倒闭了呢!建议至少安排个员工每月检查: ✓ 所有链接是否正常 ✓ 联系信息是否更新 ✓ 基础内容是否过时 ✓ 后台安全补丁是否安装
意想不到的衍生价值
很多人不知道,好的官网还能带来这些隐藏福利: - 招聘时候选人会先搜官网了解公司(最近面试的年轻人十个有九个承认这么干过) - 参加招标时甲方会核查企业线上资料(朋友公司曾因官网信息不全被直接刷掉) - 甚至银行贷款都会参考企业数字形象(某支行行长亲口说的评估标准)
有家做外贸的朋友更绝,直接把官网当样品间用。老外发询盘时直接甩个链接过去:"所有产品详情都在这里,24小时自助查看",省了多少越洋电话的沟通成本!
说到底,在这个扫码比名片好使的年代,官网早就不只是展示窗口了。它既是生意场上的数字身份证,又是随时待命的销售专员,更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检报告。毕竟连街边奶茶店都懂得要上线小程序了,咱们做企业的,总不能比珍珠奶茶还落后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