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零开始搭建你的数字名片
还记得十年前第一次帮朋友做网站时,我用表格布局硬生生拼了个七扭八歪的页面。现在回头看简直要笑出声——那时候连响应式设计都没听说过。这些年眼见着网站制作的门槛越来越低,但要做得出彩反而更难了。
工具进化史:从手写代码到"搭积木"
早期搞网站真是体力活。还记得深夜对着Dreamweaver调像素的日子吗?现在可不一样了。前几天帮开面包店的表姐建站,直接选了个模板平台,拖拖拽拽三小时就上线了。她那个渐变色的奶油蛋糕banner还是用手机APP做的,放上去竟然意外地和谐。
不过说真的,这种傻瓜式工具就像方便面——能填饱肚子,但终究少了点锅气。有次我非要用某平台预设的网格系统排版,结果客户非要改成参差不齐的杂志风。折腾到凌晨三点才悟了:工具终究是工具,人才是核心。
设计玄学:别让用户思考
你们有没有发现,现在好网站都像便利店?商品摆在哪闭着眼都能摸到。上周我看到个设计专业的作品集网站,满屏都是会转的3D字效。炫是真炫,但找了十分钟愣是没看见联系方式。这事儿给我的启发是:用户耐心比网红店的队排得还短。
我自己的血泪教训是导航栏。曾固执地要用向日葵图标代替"首页",结果测试时七个用户有六个没看懂。最后还是灰溜溜改回文字标签。有时候啊,创意该收敛就得收敛。
内容填坑指南
最怕客户说"文字你们先随便写写"。结果验收时突然掏出三千字文言文版企业简介。现在我都要求他们先填内容问卷:用三个词形容品牌?目标用户上厕所时刷不刷你们网站?有次餐饮客户答"我们的特色是好吃不贵",我追问"怎么个不贵法",对方愣住后憋出句"比隔壁便宜两块钱",这才写出"人均30吃出人均100的满足感"的文案。
图片更是个坑。见过用手机对着电脑屏幕拍产品图的吧?还有更绝的——直接淘宝详情页扒图。后来我干脆买了台二手摄影棚放办公室,遇到这种情况就说"要不我给您拍组免费样片?"
技术选型那些事儿
总有人问我:"用WordPress还是自己开发?"这问题就像问"出门该穿袜子还是戴手套"。去年帮社区图书馆做网站,本来打算用静态网页生成器,结果对方要求会员能在线预约座位,最后变成了WordPress+定制插件。最搞笑的是交付后才发现,那些七八十岁的读者根本不用电脑,最后又加了个电话预约系统。
移动端适配现在已经是基操了。但你们注意过手表端网页吗?上周试着把页面缩到1.5英寸宽,导航菜单直接变成了俄罗斯方块。所以说啊,技术方案真不能太放飞自我。
上线才是开始
很多人以为网站上线就万事大吉。前年做的某个项目,三个月后我手贱点开查看,发现"最新活动"里还是愚人节促销。后来就养成习惯,交付时必定附赠《防僵尸网站指南》:怎么更新轮播图、哪儿改电话号码、哪个按钮千万不能删...
其实流量统计特别有意思。有家奶茶店死活不信顾客都是半夜看菜单,直到我们装了个热力图——凌晨三点真有成片的点击卡在"芋泥波波"的图片上。后来他们顺势推出了夜宵套餐,这事儿够我吹半年。
说到底,网站就像电子版的门面。有人喜欢镶金边的罗马柱,有人中意极简的水泥墙。但别忘了,再漂亮的房子也得留个门把手,对吧?最近我开始在每个项目里藏个小彩蛋,有时是404页面的打地鼠游戏,有时是控制台里的冷笑话。这些不会写在需求文档里的细节,反而最常被客户拿来炫耀。你看,做网站这事,终究还是人与人的温度更动人。